请不要盲目选择中性点接地电阻柜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12-22
请不要盲目选择中性点接地电阻柜
中性点接地电阻柜,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通常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各种接地方式不同,使用方式也不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配电网已经改变了过去以架空线路为主的局面,而是以电缆线路为主,与此同时,一些新型设备,如结构紧凑的封闭式sf6开关柜、交联聚乙烯电缆以及氧化锌避雷器等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就使得原来沿用的非有效接地方式有些不适用。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是增加被控制线路的数量或加大触点允许的断开容量,以达到分配控制信号和功率放大的目的。
中间继电器有交、直流两种。中间继电器的特点是触点数目较多,一般在3~4对以上,触点形式常采用桥形触点(与接触器辅助触点相同)。
动作功率较大的中间继电器与小型接触器的结构相同。
适用于交流500v以下的控制线路,线圈电压为交流12v、36v、127v、220v及380v五种。继电器有八对触点,额定电流为5a,最高操作频率为1200次/h。
我国已有不少配电网中性点采用了经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安装中性点接地电阻柜后,当发生非金属性接地时,受接地点电阻的影响,流过接地点和中性点的电流比金属性接地时有显著降低,同时,健全相电压上升也显著降低,零序电压值约为单相金属性接地的一半。由此可见,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可降低单相接地时的暂态过电压、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和某些谐振过电压,并能采用简单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选择故障线路,切除故障点。
下一篇:电阻柜当前电力系统保护面临的挑战